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網正式公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入選的示范區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71家。
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旨在推動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示范區創建以發展全域化、供給品質化、治理規范化、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特別是在旅游供給品質化方面要求加大旅游產業融合開放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文化內涵、綠色含量,增加創意產品、體驗產品、定制產品,發展融合新業態,提供更多精細化、差異化旅游產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務。
首批名單中,成都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廣元市青川縣、保山市騰沖市、酒泉市敦煌市5個地區榜上有名。在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過程中,新東冠文旅規劃設計院參與其中,始終堅持“以文化妝點景區,以景區弘揚文化”的打造理念,為景區主題定制化服務進行專項策劃及專屬打造,給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建設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全域旅游建設亮點
都江堰市堅持以全域旅游為主導,探索形成了由景區觀光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升級的“都江堰樣本”。
融合“佛、山、水、道、武、茶”等資源特色的峨眉旅游度假區,正向著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沖刺,成為峨眉山市“山城一體”和“全域旅游”的新亮點。
青川全面推進全域旅游創建,將自駕車露營地、研學旅游、度假酒店、漂流等項目納入旅游產品指導目錄,促進新業態發展。
騰沖加強景區景點開發,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全面提高旅游通達度和便捷性,重拳整治旅游秩序,強化旅游宣傳推介。
敦煌將文化旅游與信息科技相結合,將文化融入到全域旅游建設中,打造了線上推廣展示平臺——敦煌智慧旅游官網、電商交易平臺——駝行網、服務體驗平臺——智慧景區。
全域旅游示范區定制化服務
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標準要求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各類設施運行有效。旅游交通、旅游標識系統、旅游廁所、智慧旅游、公路服務區等均納入考核范圍。
都江堰篇
都江堰傳統水利法則講求“乘勢利導,因地制宜。”新東冠團隊以此作為創意來源,將古老水文化與現代工藝文明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從深厚的歷史中汲取養分,打造清幽街主題文化商業街區,將公共服務設施融入濃郁的川西特色,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文化旅游體驗。
景區售貨亭、花箱、花池等景觀家具,在整體風格設計上融入拂塵、葫蘆掛飾、風水八卦盤、太極兩儀等道家文化元素,游客浸潤在道家文化中體會設計中每一個細節,一物一景各具特色,共性中突出個性,讓景區景觀富于變化,充滿新鮮感。
峨眉山篇
新東冠團隊在峨眉山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設中著重提升峨眉山城市文化內涵,深度挖掘峨眉山地域特色與佛教文化,將功能性、文化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把佛教蓮花、六牙白象等元素融入戶外公共服務設施及景觀設計中,在設計細節中找到對文化的解讀和釋義,成為峨眉山美景中的一抹亮色。
青川篇
青川縣在全域旅游目的地創建中充分發揮其區域特色打造唐家河“旅游+”模式,在青川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建設中新東冠團隊將生態、自然、環保、鄉村、研學、蜂蜜等已有元素運用到設計中,對景區觀景平臺、旅游廁所、特色商品交易中心、生態停車場、景觀亭、游覽棧道、環衛設施、導視系統等景區專項進行了提升打造,全面提升了當地綜合文化旅游新形象,塑造了青川全域旅游新名片。
騰沖篇
新東冠團隊以打造騰沖全域旅游為主線,將整體規劃以“漢文化”為主,融合“地質文化”、“絲路文化”、“翡翠文化”、“抗戰文化”、“皮影文化”等多文化元素確立了城市規劃新方向。從歷史、地質、民俗特色著手,深刻認識騰沖旅游發展的機遇、獨特區位和特色旅游資源,突出騰沖多文化特色,以建設滇西精品和核心旅游區為目標,努力樹立騰沖旅游品牌,全力助推騰沖市全域旅游發展。
敦煌篇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為重點突顯敦煌這座塞外邊城的歷史厚重感,新東冠團隊提煉當地文化元素,結合地理環境特點,將敦煌西域圖騰藝術與景觀相結合,讓游客在愜意休憩時,也能感受到敦煌這座城市千年歷史的厚重感。在敦煌夜市的改造建設中將別具民俗風情的敦煌地域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步入新時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不斷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新東冠注重“多規合一”、融合發展,把旅游元素融入到經濟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為全域旅游建設注入文化活力,全力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