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多少生活在鋼筋水泥世界的當代年輕人向往的生活方式。旅行確切來說更像是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在不同的地域去感受文化差異,在陌生的街巷和風景里體驗生活之外的小確幸,一山一水都是最好的饋贈。
中國旅游業一直保持著飛速發展,眾多旅游景區都在完善開發,但縱觀近幾年景區交出的答卷,丟掉地域和人文特色的旅游復制品層出不窮,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成了模式化重建留下的后遺癥。許多景區面臨著缺失傳統,放棄特色,文化稀松的窘境。
不同景區景觀雷同
“全域旅游”、“天府旅游名縣”等近幾年頻繁出現在熱搜榜單的旅游新詞給中國旅游發展注入了全新的能量,以“旅游目的地”打造為初衷,建設發展以點帶面的“旅游變旅行”的觀光、文化體驗新模式在不斷喚醒打造景區的每一個使命者,用文化去充沛我們的初心,用故事與歷史去和觀光者對話,將情景式、互動式旅行方式傳達給每一個人。
《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專門對全域旅游發展做出了指導,要求注重產品、設施與項目的特色,不搞一個模式,杜絕千面如一,推行各具特色、差異化推進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模式。
破除同質化,建設打造具有文化底蘊的景區需要策劃和設計者具有發展的戰略性眼光,以及對歷史文化的尊崇和理解,在具備綜合實力的前提下進行創作和加工。下面隨我們一起去看看旅游景區的文化氛圍營造,于細微之處彰顯文化內涵,提高游客旅行體驗,讓歷史自己說話。
江津詩聯文化長廊的設計中,詩聯的源頭和歷史文化都浸在了每一個細節中,每個景觀小品都是一個故事,上圖將傳統民俗文化中的“為鄰居寫春聯”生活情景再現,小孩與景觀雕塑嘻趣玩耍的生活場景仿佛穿梭于古今之間。
巴山大峽谷景區將傳統巴文化圖騰與地域元素進行提煉與呈現,打造景區主題情景再現,將巴渝舞、巴人風情、巴人語言、巴人圖騰等元素充分融入到項目中。在主題文化氛圍營造中讓游客夢回巴國,體驗獨具魅力的巴國風情。
茶卡鹽湖是最受歡迎的網紅打卡圣地,在景區升級打造中,將“天空之鏡”和鹽、湖面、自然、工業等生態元素進行了挖掘和包裝,在大自然的畫作中點綴文化景點,營造景區全域主題文化氛圍。
金秋湖茶文化走廊將茶文化歷史繁榮場景再現,結合景區茶場生態景觀呈現出自然和諧的現代化鄉村振興主題文化景觀。茶馬古道、僰人貢茶、香十得、初心賦、茶圣祭祀廣場等逼真的歷史場景再現,讓游客近距離體驗茶文化的古樸魅力。